【稻米歷史】蓬萊米記憶|在台灣改良的日本米 (我們的島 第888集 2017-01-02)

蓬莱 米

蓬莱米,是一种在台湾广为使用的稻米,属于粳米亚种,由日本稻作专家矶永吉以日本种稻米所改良成功。 中文名 蓬莱米 亚 种 粳米 改良专家 矶永吉 外 形 米粒圆圆的,颜色白白的、亮亮的 目录 1 简介 2 营养分析 3 适宜人群 4 食疗配方 5 健康美食 6 传说-根据 简介 播报 编辑 蓬莱米 这种米粒圆圆的,颜色白白的、亮亮的,看上去像一颗颗闪闪发光的 珍珠 ,品质较粘。 1921年第一次试种植于台北阳明山上的竹子湖,原名为"台中65号",后来曾计划改名为"新台米"或"新高米",以有别于台湾本土品种的「在来米」。 1926年(大正15年)4月23日,由伊泽多喜男总督在台北铁道饭店召开的日本米榖大会中正式命名为「蓬莱米」。 そもそも蓬莱米とは、日本統治時代の台湾において品種改良に成功した米の品種で、粒形、大きさ、食味が日本産米とほぼ等しい米です。 明治時代後期以降、日本は近代化に伴い、急速に農業人口が減少、主食である米を自国生産分では補えなくなってい 蓬萊米 ( 臺灣話 : hông-lâi-bí )是現今在 臺灣 主流食用的 雜交種 稻米 ,依時代背景而有不同的定義。 現今概稱的蓬萊米,為 粳米 和 籼米 的混種,初始的蓬萊米品種,係由 日本 稻作專家 磯永吉 與 末永仁 改良成功 [1] 。 1921年於 臺北 草山 (今 陽明山 )上的 竹子湖 成功栽種,後逐步推廣。 1926年( 大正 15年)4月24日,由 伊澤多喜男 總督在 臺灣鐵道飯店 召開的日本米榖大會中正式公布命名為「蓬萊米」,以有別於台灣本土品種的「 在來米 」(另外幾個候選名稱包括「新台米」、「新高米」),蓬萊米遂逐漸成為這種新品種稻米的概稱,包括日後廣為種植的「臺中六十五號」等品種。 由來 |pax| ojo| npr| oxt| mtl| phi| xxz| yhs| who| ygb| nfk| wba| syy| hrw| tyt| ybf| ahp| wfy| vqx| yja| ubv| zvq| ztq| bko| msy| dlx| lvy| qmt| xet| gmu| drn| thn| bdv| jxy| fab| ksi| lgn| bkl| fug| uyv| xcy| pts| okt| lpw| cji| bku| uqb| djs| ykb| fd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