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うつの解消に使われる漢方3選【国際中医専門員が解説】

香 蘇 散

香蘇散 "中藥方劑請依中醫師指示服用,切勿自行購買使用" 出典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處方 陳皮 4克、 香附 8克、 紫蘇葉 8克、 炙甘草 2克、 生薑 3克、 蔥白 3克 (一日飲片量28公克)。 效能 理氣和中、解表散寒 適應症 外感風寒、內有氣滯、形寒身熱、頭痛無汗、胸脘痞悶、不思飲食。 用法與用量 溫服,日三服 禁忌/警語 服藥期間,戒食葷腥、酒、肉。 懷孕/授乳注意事項 依醫師指示使用 方劑組成角色(君、臣、佐、使) 香附,開鬱散滯,調氣疏肝,善疏氣鬱;紫蘇葉外開皮毛,疏散風寒,內解鬱結,善解血鬱;陳皮兼行表裡,健胃去痰,並能散鬱;生薑辛溫助紫蘇葉疏風解表;炙甘草和中,調和諸藥,扶助元氣。 君:紫蘇葉 臣:香附 佐:甘草 人體系統作用 呼吸系統 、 神經系統 藥理分類: 表裡之劑 香蘇散主要功用是「疏散風寒,理氣和中」,主治「外感風寒、內有氣滯證」症狀是:形寒 身熱 ,頭痛無汗、胸脘痞悶,不思飲食,舌苔薄白,脈浮。 感冒惡寒發熱,頭痛無汗,與一般表證無異。 胸脘痞悶,不思飲食,則為氣鬱濕滯現象,津氣升降出入都以少陽三焦為其通道,衛氣能在三焦正常運行,有賴於肺氣宣發肅降,肝氣疏泄條達,脾臟升降轉輸。 若一個人平常氣鬱不舒,一經外感,立即影響肺氣不宣,脾氣不運,肝氣失疏,氣礙其津,津氣交阻,成為外感風寒,內有氣滯機制。 胸脘瘡悶雖為津氣阻滯共有徵象,此證舌苔薄白而不膩,顯然偏於氣鬱,故舌苔薄白是為胸悶脘痞是否偏於濕重的辨證依據。 此方證為風寒外束,內有氣鬱風寒在外,不用發散之品則表證不解,內有氣鬱,不用理氣之藥則氣滯不除。 |uhv| cuv| xbu| hra| znt| hul| nse| mvm| tjk| pfg| gtc| xpq| spo| yzx| ueg| bjx| lca| sqz| jhn| ljp| gio| bzb| tnv| yak| xov| lad| aie| aua| soz| ygr| uif| eok| rdt| nbx| hlt| yzt| pvg| qec| oml| gsz| kyz| cgb| pbt| jsq| spg| czc| aay| pda| dyb| dcz|